海军作为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布局需兼顾火力覆盖、机动防御与资源调配。驱逐舰应作为舰队前哨,利用高机动性执行侦察与骚扰任务,同时为后方主力舰队提供视野支持。巡洋舰需编入主力舰队中段,发挥其均衡的火力与防御特性,既承担远程打击又掩护战列舰。战列舰作为核心输出单位,必须置于舰队中央或后方安全位置,确保其重型火炮能持续压制敌方目标。潜艇则适合作为独立编队潜伏侧翼,待敌方防空薄弱时发起突袭。

海军兵种的技能搭配直接影响实战效能。驱逐舰优先选择侦察与加速技能,强化其战术机动性;巡洋舰需配备远程打击与防御强化技能,提升持续作战能力;战列舰必须搭载重炮强化与装甲加固技能,最大化火力输出与生存率。潜艇则依赖隐蔽突袭类技能,确保其能有效破坏敌方海上补给线。所有技能升级需遵循先核心后辅助原则,优先提升直接影响火力与生存的关键技能。

战列舰建造消耗较高,需确保铁矿与油井产量达到日均基础值的150%以上;巡洋舰作为中坚力量,其建造数量应占舰队总量的40%左右;驱逐舰与潜艇则按1:1比例配置,分别承担前沿侦察与隐蔽打击职能。商业区的资源运输网络必须覆盖所有海港城市,确保前线舰队能通过军需部快速获取补给。橡胶与石油的储备量需维持在不低于72小时作战需求的水平。
近海作战时采用梯形阵,驱逐舰前置吸引火力,巡洋舰侧翼包抄,战列舰居中压制。远洋遭遇战则适用环形防御阵,以巡洋舰为屏障保护核心战舰。夺取海港控制权时,需同步调动空军进行制空权争夺,避免舰队遭受空袭。特别注意炮兵部队的射程优势,保持舰队始终处于敌方岸防炮射程之外,通过舰载火箭炮实施远程火力覆盖。

长期发展需建立三级海军体系:一级为近海防御舰队,由低级驱逐舰和潜艇组成;二级为区域控制舰队,配备巡洋舰和少量战列舰;三级为远洋主力舰队,包含高级战列舰和航空母舰。每支舰队需配备专属的补给线路,并通过军团城市获取高级军备。定期分析战斗录像优化编队结构,重点改进暴露的防御薄弱环节。与陆军推进保持协同,确保登陆部队能及时获得海军火力支援。














